3月26日晚上,我院在教学楼七楼报告厅举办"诚朴笃行凝党志,勤仁赓续铸农魂"主题党日活动。来自英语、日语专业本硕四个党支部的师生齐聚一堂,通过多语种诠释、互动体验等创新形式,全景式展现校训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推动"诚朴勤仁"校训精神入心入行。校党校办公室主任何旭、党委宣传部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政事务主管崔滢、院党委书记董红梅出席本次活动,我院党建班副部长张博璠主持活动。

校训启思·薪火相传
活动以"校训启思"开篇,通过历史影像与文献资料回溯“诚朴勤仁”校训的传承脉络。这些光影展现了传承百年的校史校训,诠释着"诚朴勤仁"的精神根脉,形成了滋养新时代师生的前行力量,让校训精神在时代传承中生生不息。
支部风采·多语解读

英语本科生党支部系统梳理"诚"的哲学渊源与时代内涵,通过全英文阐释校训核心要义,构建了从《中庸》传统诚信观到新时代教育要求的理论体系。日语本科生党支部以《道德经》文化根脉为依托,运用日语构建当代青年"朴"素品格培育框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衔接。两支部理论阐释既注重历史纵深,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校训精神注入时代活力。 英语研究生党支部构建"勤"的治学实践体系,将《论语》古训与跨文化研究相结合,通过知行合一彰显外语人使命担当。日语研究生党支部融合《论语》仁爱思想与国际人文关怀理念,在跨文化交流与志愿服务中深化"仁"的精神实践。两支部理论阐释既深耕理论根基,又突出新时代青年特质,推动校训精神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持续发展。
校史仁心·以文化人

在“校史寻踪”主题互动环节中,活动通过校史校训知识的沉浸式问答,将校训精神的传承脉络生动展现,把整场活动推向了思想共鸣的新高度。"仁心传递"环节中收集的百余份祝福语,既有"愿南农桃李满天下"的诚挚祝福,也有"以勤为径,以仁为桥"的青春誓言。两个环节既通过历史脉络的梳理勾勒出百年校训的传承谱系,又借生动实践激活传统精神的时代张力,“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熠熠生辉。
创意共行·多彩标语

四个党支部围绕校训核心,创作中英日三语标语,并通过彩绘海报展现多元解读。英语本科生党支部设计中英双语标识系统,围绕诚信做人、朴实养德、勤奋学习、仁爱立志四个方面,展现外语学生既传承中华文化根基又具备国际沟通能力的双重特点;英语研究生党支部搭建双语实践框架,通过中华美德与国际价值观对话平台,将家国情怀培养与全球竞争力提升相结合。日语本科生党支部融合传统书法与现代设计,构建学术求真、文化包容、踏实治学、人文关怀四维实践体系,以语言研究促进文明互鉴;日语研究生党支部以"诚实、质朴、勤奋、仁爱"为核心的价值观,打造中日双语育人平台,形成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再到文明传播的分阶段培养模式。
活动结语

何旭表示,四个党支部围绕我校校训进行每个字的深度解读,以字为线索,书写了一部部独特的文化史。这些文化史,既串联起深厚的历史传承与渊源,又融入了校史上的典型人物事迹,并结合当下阐述了对校训精神的全新认识,以及我校师生应如何践行校训。他说,在这个与过去深度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校训精神的再次理解与阐发。通过这样的解读,校训精神得以提升,内涵愈发丰富,让校训的传播也更具多元性和广阔性。
崔滢首先对我院围绕校训展开的多语种解读活动表示高度赞扬。校训历史文脉深远,是大学跨越时空、延续于师生血脉中的文化记忆。在全国教育大会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背景下,新时代南农精神大讨论极具前瞻性与必要性。她说,以多语种叙事传播校训精神的方式,对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打造师生校友精神家园具有极佳示范与推广作用。希望我院师生能继续发挥优势,用外语讲好南农故事,传播南农校训精神。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深化校训精神传承,深化"党建+学科"融合模式,引导青年党员在讲好南农故事中不忘初心,在传播中华农耕文化中践行使命,让"诚朴勤仁"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编辑:赵一泽
审核:董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