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决赛参赛选手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学楼B118成功举行。参加本次备课活动的有江苏大学庄晓敏老师、江苏科技大学王妍老师和南京农业大学霍雨佳。这三位老师将分别代表江苏高校参加英语专业组、翻译专业组和商务英语组的全国总决赛。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苏州大学朱新福教授、苏州大学孙倚娜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严志军教授作为特邀评委专家出席了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外教社江苏地区总经理黄新炎、来自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领导、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生。集体备课环节由第八届“外教社杯”教学大赛江苏赛区“综合英语组”一等奖选手、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胡苑艳老师主持。

在胡苑艳老师说明备课流程之后,三位参赛老师分别按照20分钟讲课、专家提问、10分钟说课、专家提问、评委专家点评的环节进行了个人呈现。庄晓敏老师流畅的语言、地道的英式发音,王妍老师引导学生时的循循善诱,霍雨佳老师纯正的语音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给评委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评委专家分别对三位老师的讲课和说课作了精彩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们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王海啸教授指出,讲课部分一般可以由热身、点题、展开和小高潮四部分组成,要能凸显教学材料的特点。说课部分需要说明教学材料的特点及其在文本中的表现形式、教学目标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问答部分要思考提问专家提问背后的原因,通过回答问题来补充自己之前讲课或说课环节中出现的不足。朱新福教授指出,讲课的节奏一定要有轻重缓急,但是中间不能出现沉默。在处理教学材料时,不仅要分析其语言特点,还要梳理作者的观点,分析作者是论证自己的观点。
孙倚娜教授强调了教师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性,指出比赛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语法或语音错误。不管是讲课还是说课都要能体现所教课程的理念。另外,她还从仪态和着装等方面对三位老师提出了要求。严志军教授特别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准确使用教师用语(teacher talking)在达到教学效果中的重要性。他还指出,制作PPT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模态手段,让PPT成为成功教学的有效手段。

本次“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决赛参赛选手集体备课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组织本次活动的初衷,提升了三位老师的教学水平,为三位老师在全国总决赛取得优良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