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16日,来自世界近20个国家、200多位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及文学专业研究生汇聚在中国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围绕“短篇小说中的影响与汇合:西方与东方”(Influence and Confluence in the Short Story: East and West)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这是由世界英语短篇小说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国际性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此次系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具体承办。我校外语学院英语系丁夏林副教授和顾明生副教授应邀出席此次盛会并且就各自的研究做了交流发言。

受邀出席本届大会的中外作家,在世界文学领域均享有盛誉: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美国当代小说家罗伯特·奥伦·巴特勒、加拿大作家克拉克·布莱茨、美国小说家和社会评论家巴拉蒂·慕克吉、爱尔兰作家比利·欧卡拉汉,中国作家余华、毕飞宇、苏童、方方、赵玫、徐坤、孙甘露、路内,以及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等。此次大会聚焦短篇小说创作与批评,就东西方文学及文化理念、短篇小说的写作特征及影响、短篇小说的翻译与传播、短篇小说的教学与研究、短篇小说在当下文学世界的作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起源与西方文学的关系等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走向国际。

本次会议除了4场以全体会议形式召开的专题讨论外,同时安排了多场作品朗读或小组讨论。这些专题讨论的议题分别为1)英语短篇小说中的影响与交汇:西方与东方,中方代表作家有方方、苏童、于华、赵梅及毕飞宇,外方有Robert Olen Butler, Jack Ross, Evelyn Conlon, Mark Anthony Jarman; 2) 作家与学者:谁拥有小说文本?参加讨论者包括Rebekah Clarkson, Bronwyn Lloyd, Licia Canton, Ineke Bockting, Ronald Schcleifer;3) 任碧莲(Gish Jen)和李羽云(Yiyun Li )作品朗诵会4) 东方与西方能够在短篇小说中交汇吗?交流者包括Robert Olen Butler, Bharati Mukherjee, Gish Jen, Li Yiyun, Nuala Ni Chonchuir, Licia Canton, Tracey Slaughter.
与这些下午的全体会议相映成趣的是每四个上午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可谓精彩纷呈,所涉及的议题包括“科幻小说与遐想”、“政治与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妇女与短篇小说”、爱丽丝·门罗研究专题”、“非裔美国经验”、“短篇小说的形式的定义”、“短篇小说的教学”、“小说综合体(the composite novel)”“叙事与元叙事”、“伦理与文学”、“互文性的形式”、“文化翻译”、“现代美国诺贝尔桂冠专题”、“视觉叙事”、“后殖民身份”、“短篇小说中的边缘化”、“短篇小说中的食物与药品”、“华裔美国作家”、“后现代叙事转向”等。每位发言者限时15分钟,后面留有问答时间,发言者之间以及与旁听者都发生了饶有兴趣的争论及交流。来自不同地区的作家、学者及研究生等都表示获益匪浅,并结交了良师益友。
外语学院英语系丁夏林和顾明生副教授应邀出席此次盛会,并就“沉重的肉身:李羽云《不朽》中的叙事伦理”及“苏姗·桑塔纳的小说美学”这两个题目发言,受到了热烈的反响,使大家收获良多。前者从“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两方面论述了该短篇小说的思想及艺术特征,认为它透视了中国文化血液中由于重血缘而造成的政治腐败及文化落后,迫使主人公走上了自我阉割这一残酷下场,后者则从“真实”、“情节”、“形式”及“读者”这四方面如何造成文本的动态平衡以及总体美学效果出发,探讨了这位大家的特殊贡献及人格魅力。
外国语学院
20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