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毫无疑问,纪念抗战胜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功绩,弘扬抗战精神,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不忘历史,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奋发有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让纪念抗战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无缝对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笔译方向)最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完成的实习工作堪称社会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
最近,我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笔译方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实习工作圆满完成,他们的突出工作表现受到纪念馆上下的一致好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通称江东门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本次实习为我院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签约达成建立我院首个研究生工作站之后首次有研究生赴该馆开始社会实践,共有李艳茹、杨慧梅、杨苗苗、刘娜娜、郭静、景文佳六名研究生参加。本次实习工作计划为我院开创了一个先例,即第一次安排翻译硕士研究生前往国家级博物馆进行实习工作,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及其实习规划模式创新探索的一次大胆尝试。
我院六名研究生于2016年9月21日赴该馆开始实习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6年9月21日至2016年11月23日。在此阶段内,六位同学接受纪念馆领导安排,分为三个工作小组,分别在保管研究处、网络宣传处、公共服务处三个部门工作。怀着对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同胞的缅怀之情以及带着传播历史真相的责任感,六位研究生同学在兼顾各自学业的同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各个岗位的实习工作中,他们的脚步踏遍了纪念馆的各个角落,偌大的场馆见证了他们为尽早了解历史史实背景而来回奔波、刻苦学习的身影。其中,李艳茹、杨慧梅同学在保管研究处史料保管科整理了包括孙国田先生向纪念馆捐赠的文字资料,《大地作证》、书籍报刊、往来信件及对慰安妇、劳工、抗联老兵、日本遗孤等的采访资料,共整理1,183份资料,共计50,768字。囿于时间紧迫,两位同学自觉加班加点,最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此外,她们还翻译了临时展览《还人民一片净土——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所需的化学战素材,包括美国步兵手册《化学战防御》、化学战操作手册、美国化工学院档案等资料,翻译资料达23000余字,并均在展馆展出,供来往游客浏览,为纪念馆文物资料整理、展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网络宣传处,面对鲜有接触的网络新闻编辑、图片处理宣传工作,杨苗苗、刘娜娜同学不畏困难,踏踏实实,虚心从基础学习,耐心把握细节,在提升了自身对战争历史的认识同时,经过专业的网宣技能培训,两位同学逐步熟悉了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成为了纪念馆合格的“网络人”。郭静、景文佳同学在公共服务处的讲解接待岗位,主要负责纪念馆史料陈列厅讲解词的翻译、修改以及外事接待工作。每每当外国游客参观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耐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帮助与解答,同时认真记录外国游客对于纪念馆参观感受和意见,并及时向馆内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协助公共服务处的志愿活动进行以及保管研究处的文物整理也让他们收获颇丰。景文佳同学还利用工作以外时间,对纪念馆各个展厅、广场、办公区等各个区域内外文使用(公示语翻译)情况展开调查,将存在翻译问题的38处公共标识译文错误一一收集,进过分类、归纳、纠错进行整理,在王银泉教授的指导下最终完成调查报告,及时提交至纪念馆有关部门,以推动完善纪念馆公共标识译文的整改工作。
除了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外,六位同学还集体参加了2016年“9·30国家烈士纪念日”活动,在向抗战先烈表达缅怀之情的同时,为全国各地赴馆参与活动的抗战老兵、军校学员、部队官兵以及群众提供服务,他们的热情引导、耐心解答为纪念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了保证。
本次实习工作重头戏也就是第二阶段为2016年11月23日至2016年12月16日。杨慧梅、李艳茹、景文佳三位同学全程参与了2016年国家公祭日的准备与接待工作。本次国家公祭活动除了在活动规格、国家领导重视程度与之前两次一致外,在参与活动人员安排上,首次邀请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志愿留守南京救助保护25万难民、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欧美人士的后裔参加公祭活动,他们包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夫妇;冒死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胶卷送出重围的乔治·费奇的小儿子罗伯特·费奇夫妇;救死扶伤的威尔逊医生的孙子和孙女们罗伯特·威尔逊、伊丽莎白·威尔逊以及马乔里·威尔逊;美籍医生特里默的孙子莫里斯·特里默夫妇;美籍医生理查德·布兰迪医生的孙子斯蒂芬·布兰迪一家以及大屠杀期间最早冒生命危险回到南京维护正义的德国外交官乔治·罗森博士的弗里德里希·罗森等一共6个家庭共计18人。在公祭活动准备前期,三位同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参与了包括接待方案制定、活动日程表拟定、会晤手册翻译、外籍人士信息采集并与其对接沟通等事项,为外籍人士顺利赴宁参加公祭活动做好充分工作。活动期间,全程陪同各组外籍家庭人员参与12月12日在钟山宾馆举行的“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颁发仪式和《南京不会忘记》新书发布会,并协助江苏电视台对外籍人士进行采访。
国家公祭当天,引导外籍人士到达纪念馆参加国家公祭,并陪同参观《人类的浩劫--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再现日军暴行和西方友好人士的英勇事迹,与各个外籍人士家庭开展良好互动。公祭日当晚,在低温阴雨的天气条件下,坚持同外籍人士一起参加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的烛光祭活动,为大屠杀遇难同胞亡灵祈福,12月14日,他们全程陪同外籍人士参观鼓楼医院和拉贝故居。在整个接待过程中,杨慧梅、李艳茹、景文佳三位同学认真聆听外籍宾客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真切为他们着想,悉心照料各个家庭的在宁生活起居,努力优化每一位宾客的活动参与感受,为纪念馆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为期二十几天的公祭接待服务工作中,杨慧梅、李艳茹、景文佳三位同学出色完成了公祭活动外事接待组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受到高度赞扬,他们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历史的认识,通过在公祭活动中一次次锻炼,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秉持民族情怀,家国使命的意义价值理念,增强了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的奉献意识。
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这段民族记忆将成为世界记忆,随着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化传播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了解日益增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下一步也会进一步到世界各地组织相关的展览,组织中外学者的交流对话,扩大在世界各个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把这段人类共同认知的历史固化下来,真正成为世界记忆,并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石。”这就意味着在对外传播,尤其是向西方世界人民介绍这段历史时需要大量掌握外语语言能力并具备家国情怀和服务意识的语言人才参与其中。长久以来,我院一直秉持培养实践型、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的理念,并为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事业的建设输出了大量人才。我院本次六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圆满完成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实习工作,不仅体现了我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家国意识、志愿者精神的感染熏陶,让研究生在获得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具有国际性、前瞻性的目光,而且再一次拓宽了人才培养思路,开阔了培养视野,为我院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打造了一张具有鲜明特色和非凡意义的特殊名片。
(撰稿:景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