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4-26日举行的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二十九届科普宣传周期间,我院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的公示语翻译成果参加了展览并引起了较大关注。

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29届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5月25日下午在南京国展中心拉开帷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出席开幕式讲话,并为江苏省“创新争先奖”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省委、省政府、中科院南京分院、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和省科协领导出席。

由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推出的“公示语翻译科普活动主题宣传”参加了此次活动,展出了由《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课题组专家、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银泉指导我院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的成果。根据江苏省语委关于报送江苏省公共场所外文使用情况调查的通知,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下,我院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笔译)学生景文佳、李艳茹、郭静、顾兼美、陈文等同学自2015年下半年起,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江苏省内部分城市的公示语翻译情况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其中部分成果已汇编入由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领衔主编的《江苏省公共服务领域英语使用与监测》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上述活动为推广宣传国家标准,规范我省公共服务领域的翻译乱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些成果也充分体现了我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用性实践性能力做出的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充分体现。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城市发展日益依托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今天,公示语翻译以其特殊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用语的重要载体,公示语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广泛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行为、心理需求;作为城市展示形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公示语翻译积极地向外界展现着城市社会群体整体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与精神面貌。因此,做好公示语翻译规范工作,推广公示语翻译国家标准,不仅有利于提升公示语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广大外籍人士的在华活动提供更多便利性的支持,方便其融入到中国社会,进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而且由其优化城市语言、人文环境带来的正面效应会逐渐形成一张国际化的城市名片,更加自然地显示我国对全球化的理解与包容,进而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文如何使用、如何译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全球概念、世界精神的理解,展现我们“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的气度,也关系到通过外国语言文字来输出中国概念和中国文化。
关乎到我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建设的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的研制工作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1年5月启动实施。该规范涉及英、俄、日、韩4个语种,涵盖交通、旅游、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宿、商业金融等领域,内容包括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的规则、示例等。其中,《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第1部分:通则》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已于2013年12月31日发布,于2014年7月15日起实施。9个分则将于2017年6月下旬发布。
外国语学院
20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