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第二届学术交流会在教学楼A310顺利召开。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银泉、院长裴正薇、院党委书记董红梅、副院长马秀鹏、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平、李红,以及英语系、日语系、公共外语部的中青年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会议由副院长李震红主持。
本次学术交流会共有13位教师进行学术汇报,内容涉及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学、外语教学与电影研究等多个领域。
在翻译与外语教学领域,王银泉作了题为《中西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中国农耕文明西传与法国重农思想》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中西文明互鉴背景下,中华文化与农耕文明对西方世界的深远影响。顾明生作了《数字人文视角下21世纪国内英语文学教学可视化分析研究》的报告,分析了数字人文对英语文学教学的影响及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李平的《〈毛泽东选集〉江苏籍译者研究》汇报,对《毛泽东选集》中的江苏籍译者进行了详细的学术考察。秦曦基于教学实践,作了题为《词典介入式英语听说课的词汇教学设计路径研究》的汇报,探讨了如何通过词典介入式方法提高英语听说课中的词汇教学效果。卢冬丽在《美国汉学知识在日本的翻译价值——以平野健一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为例》的报告中,分析了美国汉学知识在日本的传播与翻译价值。郭洁所作题为《马礼逊〈华英字典〉中早期中文法律术语的英译研究》的汇报,展现了马礼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实践。李红作了《文明互鉴:汉译〈几何原本〉东传日本及其公理化知识受容研究》的报告,阐述了《几何原本》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对日本学术思想的影响。
在外国语言文学与电影领域,段道余作了《论艾丽丝·默多克创作中的中国元素》的汇报,深入分析了艾丽丝·默多克作品中的中国器物与哲学思想的体现。樊淑英作了题为《弗里尔《翻译》中的文化与疆域书写》的报告,深入剖析了弗里尔在戏剧创作中对地域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探讨。朱徐柳作的题为《〈十字架上的三天〉中后殖民时代肯尼亚的政治生态书写》的汇报探讨了该作品在揭示肯尼亚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朱禹函作了题为《英国早期现代喜剧中的爱情博弈与婚恋观的现代转型》的汇报,分析了英国早期现代喜剧中婚恋观的文化演变。支冉作了题为《基于语料库的民生话语互文性研究》的汇报,阐述了语料库方法在民生话语分析中的应用与价值。李震红的《肯尼亚作家亨利·库莱特的后殖民生态现实书写》探讨了库莱特如何在其作品中展现困扰肯尼亚社会发展的后殖民生态现实问题以及提供化解生态危机的良方。
董红梅在交流会上传达了学校科研院关于开展论坛、报告和讲座的最新会议精神。汇报结束后,大家就相关学术话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本次交流会为师生提供了共品学术成果、参与学术争鸣的平台,使与会师生共同见证了外国语学院的学术进步。大家表示,将继续在学院有组织科研指导下,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深耕细作,同时加强彼此合作,拓宽研究视野,共同推动外国语学院科研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郭洁、侯佳雨
审核:李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