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最新动态
我院王银泉教授应邀赴丹麦参与国际和平活动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9/09/03

我院王银泉教授应邀赴丹麦参与国际和平活动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74 周年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来临之际,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联名赠送的 " 辛德贝格 " 雕像揭幕仪式于当地时间8月31日上午在丹麦奥胡斯市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隆重举行。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亲自为雕像揭幕。出席此活动的还有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力、南京市人民政府代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主任彭振刚、奥胡斯市市长雅各布·本斯高,奥胡斯市分管文化副市长拉比·赫阿扎德-艾哈迈德等。来自美国、法国和丹麦的辛德贝格的家属们,领导和嘉宾与各国媒体以及广大奥胡斯市民约两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我院王银泉教授应邀参加了雕像揭幕仪式和展览开幕式并出色地完成了相应任务。


丹麦女玛格丽特二世在揭幕仪式上向南京市和南京市民致以衷心的感谢。她表示相信,这座雕像将激发参观者反思和感恩。仪式后,玛格丽特二世还接受了南京市代表递交的“共筑和平”之约城砖拓片。


冯铁大使在揭幕仪式上说,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辛德贝格先生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辛德贝格的英勇无畏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向人们昭示了和平的珍贵。中国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明年是中丹建交70周年,中国愿与丹方携手努力,推动中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南京市代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振刚在致辞中说,我们在辛德贝格的家乡立像,怀念他的人道精神、无畏义举,警醒世人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以辛德贝格名字命名的黄玫瑰,正盛开在南京和奥胡斯的土地上。铭记历史和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成为和平的建造者。南京愿与奥胡斯市一起,不断深化双方经贸人文交流与合作,为建设永久世界和平而努力。新台阶,这也是对辛德贝格先生最好的纪念。

雕像的基座上以中文和丹麦语两种语言镌刻如下文字:“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1911—1983)生于丹麦奥胡斯市。1937年12月-1938年3月,辛德贝格在中国南京庇护了两万多名难民,对他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市人民政府、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赠。2019年8月”。 在塑像底座上还特别加入了一块取自南京仪凤门的明代“城墙砖”拓片,刻有“金陵”二字,象征着南京与奥胡斯的特殊关系。


31日下午,专题展《辛德贝格:丹麦的“南京英雄”》在奥胡斯市的Dokk1图书馆和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同时开幕。展览通过大量的史料,一方面回望了辛德贝格在南京的106天,展现他扶危济困、舍身相助的博爱与勇气;另一方面展现了今日的南京风貌,让海内外民众看到凤凰涅槃的古都,致力于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热情与风采,更加体会到82年前辛德贝格曾经付出的价值所在。

此次国际和平活动是为了纪念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数以万中国人生命的义举、向世界传递和平心声。雕像中,辛德贝格站在“希望之门”中,向东方张开双臂。“门”是指引希望与未来的象征,传递着中丹人民期盼友谊、共筑和平的美好愿景。塑像底座的设计还特别加入一块南京城墙砖的拓片,既象征着威武不屈的英雄精神,也启示着面向未来开启和平之门。

1937 年 12 月到 1938 年 3 月,26岁的辛德贝格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在 106 个日夜里,面对日军的疯狂大屠杀,他没有退缩,而是利用外国人的身份在江南水泥厂设立难民营和难民医院,庇护并救治了约2万名中国难民。他拍摄了照片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同时在1938年返回丹麦途中,在日内外的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播放了约翰马吉牧师拍摄的记录日军暴行的视频片段,向国际社会传播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因为被中国代表团团长朱学范称为“中国之友”。

2015年12月31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日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辛德贝格及其他国际友人 " 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 "。

王银泉教授此次应南京市政府新闻办邀请,在学校领导的批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与南京代表团一同前往丹麦,为此次活动提供翻译和英语媒体协调工作。在活动前夕和赴丹麦之前,就完成了大量重要翻译任务,包括展览文字稿、领导致辞稿、给丹麦女王的礼物手册、“共筑和平”之约稿等等。在活动当天,他根据安排协调了外国媒体的采访,客串记者协助南京电视台完成了对几个重要嘉宾的采访,同时自己也根据安排接受了多家外国媒体的采访,其中一段采访内容被美联社通稿Statue honors Dane credited as Nanjing Massacre lifesaver援引,随后迅捷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全球各地各类媒体转发。同时,他还为丹麦民众和外国游客详细介绍了辛德贝格当年在南京的义举。31日下午,在奥胡斯市DOKK1图书馆举行的辛德贝格展览开幕式上,他还以中国新世界出版社委托人的身份,与丹麦有关部门就丹麦学者何铭生(Peter Harmsen)撰写的辛德贝格传记中文版出版授权仪式上签字。8月30日下午,南京市与奥胡斯市签署了友好合作谅解备忘录后,他以最快时间拿出了中文新闻通稿的英文版,由南京代表团向全球媒体发布。此外,这次国际和平活动期间,南京市代表团向丹麦方面赠送的江苏广电总台摄制的十集电视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英文版的字幕就是由王银泉在2017年完成的,其中的第7集就是辛德贝格。


凭借着积累多年的翻译能力、英语新闻能力和经验以及对南京大屠杀史实尤其是对国际友人保护中国人民那段历史真相的熟悉程度,王银泉克服了时差带来的疲惫和困难,连续几天不分白天黑夜满负荷工作,为扩大此次国际和平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社会关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认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尽到了应有的努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我校争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自2016年至今,王银泉完成了关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十几项翻译任务,主要包括独立主持国家广电总局、江苏省委宣传部《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十集电视片英译审定、主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赴法国、美国、捷克和白俄罗斯等国展览文字英译审定、纪念馆展览展品文字说明、语音导览词、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语音导览词的英译审定、担任中美合拍剧情片《南京之殇》全部台词翻译,该片2018年4月27日荣获美国电视界最高奖“艾美奖”。其在翻译实践中提出的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确立话语主权、体现国家意志,以构建南京大屠杀史实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翻译原则,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得到了一致认可。

 

外国语学院

2019/9/3

图片说明

1.  文件名女王揭幕11: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为雕像揭幕

2.  文件名雕像:辛德贝格雕像

3.  文件名雕像底座:雕像底座上加入了一块取自南京仪凤门的明代“城墙砖”拓片,刻有“金陵”二字

4.  文件名合影:王银泉与辛德贝格外甥女玛丽安夫妇(左2,左3)在雕像落成仪式现场合影

5.  文件名采访:协助南京电视台,完成了对辛德贝格外甥女的采访


版权所有:中国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综合楼三楼  025-84395755(院办)   025-84396722(学生办)   邮编:210095    地址:南京卫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