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首届公示语翻译竞猜大赛在教学楼A310会议室顺利举行。外国语学院2016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竞猜大赛。比赛由外国语学院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分会承办。外国语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王银泉教授和公共外语系王凤英副教授应邀担任比赛评委。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徐文老师也出席了本次比赛。比赛由外语院研分会甄亚乐同学主持。

参与本次竞猜大赛的同学共分为四个小组,经过三个环节的比拼决出最佳选手和最佳团队。第一环节每组派一名选手到答题区进行抢答,在本环节的抢答过程中,选手们竞争异常激烈,表现出对公示语翻译强烈的敏感性。第一环节结束时,第四组抢答并回答正确8道题目,遥遥领先于其他组。第二环节分两轮进行两两对决,比赛的题目来源于国标指南的十个板块(通则加9个分则),每组每轮允许有一次场外求助的机会增强了本环节的比赛趣味性。在此环节中,第二组的张文同学颜值超强,表现异常突出,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交口称赞,第四组的陈胜同学表现也非常抢眼,他扎实的词汇基础同样得到了现场热烈的掌声。由于第二组在本环节表现十分抢眼,第二环节结束后,他们成功实现了对第四组的反超。第三环节中,选手根据PPT中的公示语,在答题纸上写出规范译文之后进行抢答。本环节中的竞争尤为激烈,每组同学齐心协力,展示了大家在翻译工作坊课程学习和对国标指南学习取得的成效。最终,第三组凭借第二环节的优异表现以全场最高分30分荣膺最佳团队荣誉,而在第三环节表现异常活跃的陈祥伟同学凭借她扎实的公示语能力和出色的临场发挥能力获得了MVP选手称号。


在比赛过程中,评委王银泉老师和王凤英老师对选手提供的答案进行了评论,以实际案例给现场的同学们再一次普及了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词语内涵、用词选择和翻译技巧。比赛结束后,王银泉老师、王凤英老师和徐文老师分别做出了点评。王银泉老师指出,此次公示语翻译竞猜大赛的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可在今后的课堂中加以借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习的深度。作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他指出目前社会各个领域公示语翻译错误层出不穷,需要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他提倡可以将这种竞赛的形式扩展到省级层面,以促进翻译专业研究生培养,加强社会对公示语标准化翻译重要性的广泛理解与认可。

公共标识的翻译关乎到我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建设,其作为一种交际文体,文本简约明晰、文体自然贴切、字意浅显易懂。然而,目前各个领域的公示语翻译误译、错译、多译现象层出不穷,给国家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并对目前外语学习、外语能力的实际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院王银泉教授作为编委会主要成员编写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指南》一书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我院团委申请了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学术沙龙项目——公示语翻译“小身材,大内涵”并成功立项。在此项目之下,我院研究生分会组织了此次公示语翻译竞猜大赛,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增强同学们深入研究公示语翻译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外语学习、外语敏感度和翻译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点滴的努力为关乎我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建设的公示语翻译助力。

当今社会,国家语言能力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服务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领域的外语服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是语言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服务领域外文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好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工作是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传播中国理念、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信息载体,是文化基石,我们既要通过汉语的国际传播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需要通过外国语言文字来输出中国概念和中国文化。
小链接: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第1部分:通则》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已于2013年12月31日发布,自2014年7月15日起实施,9个分则已通过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形成“报批稿”报国家标准委,等待批准发布。
撰稿:薛敏霞
审稿:甄亚乐
定稿:王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