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我院在教学楼A310会议室举行了“职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课堂反馈师生座谈会,江苏省舜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唐丽杰等七位老师,外国语学院日语系金锦珠老师、李红老师,全体2016级MTI参与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金锦珠老师主持。
首先,金锦珠老师简要介绍了召开此次座谈会的背景,回顾了江苏省舜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我院之间的校企合作。之后,舜禹公司的各位授课老师发表了为我院MTI授课的感受。其中,柳运龙老师表示,大部分学生未将翻译列入职业规划,因此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李蒙老师认为学生课堂与员工培训存在着较大差异,授课内容浅显易懂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其他老师纷纷表示上课时与学生有较大的距离感,这需要学生的配合,也需要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设置贴近实际的课堂内容。鉴于上述现状,舜禹唐丽杰经理分享了自己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和舜禹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翻译行业的现状,为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指路。

随后,外语院李红老师根据舜禹各位老师的感受也发表了见解,她认为课堂的氛围是由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营造的。她指出机器是现在人类翻译的重要工具,因此学校课堂与翻译企业的对接是将来MTI培养的重要内容,她希望舜禹和我院的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扩大,在将来更加程序化、案例化,为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努力。
在场的同学在老师发言之后,畅所欲言。其中,甄亚乐同学抛砖引玉,他指出由于课程的实用性很强,因此课堂可以采取电脑操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将“讲”和“做”结合起来。陈薇同学提出,企业实地观摩学习、接受培训的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许多同学认为课堂可以分专业、分层次进行教学,日语系的毛佣吉同学表达了英日分开教学的意愿,英语系的陈祥伟同学则认为自主选择课程更有利于调动课堂氛围和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金锦珠老师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她认为翻译技能是MTI培养的基础,因此这堂课是MTI的必修课程。但是,上课的方式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授课可以更有针对性,比如针对不同的语种,将英日专业的学生分开授课;安排实例操作,在课堂上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剖析。她表示舜禹一直以来对我院的教学和实习工作非常关注,她希望双方合作可以更加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翻译水平。
“职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课程为我院MTI的必修课程,任课老师为有着多年丰富翻译实践的江苏省舜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线员工。本次座谈会以我院MTI职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课程的反馈为主要内容,旨在提升课堂质量,加强师生联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校企联动在MTI培养中育人作用。
撰稿:甄亚乐